為規范高素質農民培育工作,提升農民的綜合素質,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和農業農村現代化提供人才保障,根據農業農村部科技司于2021年7月印發的《高素質農民培育規范》,結合晉江市的實際情況進行的制訂《晉江市高素質農民培育規范(試行)》,以下簡稱《培育規范》。
二、出臺目的
聚焦我市現代特色農業高質量發展和鄉村振興人才需求,組織實施高素質農民培訓工程,以促進現代農業高質量為發展導向,以滿足農民農業科技理論知識技能需求為核心,以提升農民的綜合素質為目標,深入推進農民教育培訓提質增效行動,加大技術技能培訓力度,加快培育與產業需求相適應、與農村發展相協調的高素質農民隊伍,著力打造鄉村人才隊伍,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和農業農村現代化提供人才保障。
三、主要內容
《培育規范》內容包括適用范圍、培育對象、培育目標、培育管理、培育方案、培育模塊、培育機構、培育形式、培育師資、資金管理、信息檔案、其他事項。
四、政策解讀
(一)培訓課程規定
包括但不限于農業生產技術、農業經營管理、農產品營銷、綠色發展、農業農村法律法規等,重點關注糧油和重要農產品綠色高效生產、秸稈綜合利用、農膜回收利用、農產品質量安全、農藥安全使用、農機安全使用與維修、畜禽養殖污染治理、菌草栽培食用菌及加工等技術培訓。也可根據鎮(街道)當地實際情況設計特色培訓課程,將農村勞動力進行就業轉移,比如農村電商、鄉村特色產業、插花等。
(二)主管部門第一課
實行“行政主管部門第一課”,由市農業農村局部門為本級開展的培訓班講授第一課。
(三)政策講師要求
政策講師應當為熟悉“三農”及相關政策背景、具備相應政策理論水平的院校教師或行政部門管理人員。實踐指導師應具備相應職業技能證書或3年以上(含)實踐經驗。創業導師應當具有創業成功或指導創業成功經驗。
(四)資金使用要求
1.高素質農民培育培訓期限為1—15天(含15天),補助標準為每人每天不超過300元,晉江地區以內不超過200元。
2.高素質農民培訓項目的授課教師講課費按照《福建省省直機關培訓費管理辦法》(閩財行〔2017〕18號)、《福建省省直機關培訓費管理辦法有關問題的解答》(閩財行〔2018〕17號)的有關規定執行。
五、調整內容
加強身份識別。每期培訓名單應征求市人社、財政、殘聯等部門的身份識別意見,出現培訓對象不符合條件的現象,尚未參加培訓的,對本人進行批評教育,并要求培訓機構限時整改;已參加培訓的,在培訓費用結算前扣除承擔培訓機構的培訓補助資金。培訓機構承擔主體責任,無條件接受相關部門處理。
六、政策解讀人
晉江市農業農村局 信息中心85605130。
掃一掃在手機上查看當前頁面
- 晉江市農業農村局關于印發晉江市高素質農民培育規范(試行)的通知2024-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