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來,我市堅持“晉江經驗”引領,深化拓展“三爭”行動,大拼經濟、大抓發展,深入實施“抓項目促發展”“1+6”等系列專項活動,經濟運行保持積極態勢,主要指標穩健增長。
一、工業運行平穩增長
1-11月,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0.8%。
一是先行指標總體向好。1-11月,全市工業用電量149.3億千瓦時、增長8.9%;用熱量519.3萬噸、增長13.3%;扣除陶瓷行業后的用氣量同比增長11.4%。
二是主導產業增勢良好。七大支柱產業全部實現正增長,其中,信息技術產業增長52.2%、智能裝備產業增長35.7%、紡織產業增長13%、鞋服產業增長11.8%。
三是龍頭企業貢獻顯著。全市產值超億元企業數量達1260家,較上年同期增加122家,增加值占全市規上工業比重達88.8%,貢獻率達114.4%。
四是單位能耗持續下降。全市規上工業綜合能源消費量同比增長3.0%,單位產值能耗同比下降6.9%。其中,六大高耗能行業綜合能源消費量同比下降2.4%,占規上工業比重45.5%,同比回落2.5個百分點;單位產值能耗同比下降14.2%,降幅比全市平均水平高7.3個百分點。
二、商貿流通持續回升
一是批發零售業增勢良好。1-11月,全市限上批發零售業銷售額增長18.0%。從主要行業看,鞋服、化工、鋼材貿易等3大行業占全市限上銷售額的比重達75.8%,同比增長17.7%,增量貢獻率達74.8%。從龍頭企業看,銷售額超億元企業達750家,銷售額同比增長22.3%,拉動限上銷售額增長20.1個百分點。
二是住宿餐飲業持續增長。今年來,全市文旅消費熱潮回歸,餐飲市場人氣提升,全市住宿餐飲行業發展勢頭強勁。1-11月,全市限上住宿餐飲業完成營業額同比增長22.9%,零售額同比增長24.2%。
三是交通運輸業增勢良好。1-11月,全市交通物流行業持續恢復,物暢其流。其中,公路運輸總周轉量增長6.7%、水上運輸總周轉量增長16.3%、郵政業務總量增長10.1%,機場旅客吞吐量、貨郵吞吐量分別增長32.6%、21.3%。
四是規上其他營利性服務業保持增長態勢。1-11月,全市規上其他營利性服務業同比增長23.2%,均保持20%以上的增幅。分行業看,租賃和商務服務業增長25.1%,占全市比重達61.9%,貢獻率達66.0%;居民服務、修理和其他服務業增長36.8%,文化、體育和娛樂業增長34.7%,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增長17.5%,,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增長6.2%。
三、消費市場保持平穩
1-11月,全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687.7億元、同比增長5.6%,其中,限上零售額423.0億元、增長9.1%。
一是民生基本消費平穩增長。限上糧油食品類零售額增長13.2%,服裝、鞋帽、針紡織品類增長14.0%。
二是煥新類消費需求不斷釋放。限上智能家用電器和音像器材零售額增長63.5%,文化辦公用品類增長42.6%,體育、娛樂用品類增長26.8%,智能手機零售額增長18.1%。
三是線上消費持續升溫。1-11月,全市網絡零售額增長15.6%,占限上零售額比重達26.6%,同比提升1.4個百分點。
四、實體投資增速加快
1-11月,全市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10.5%,保持兩位數增長。
一是建安投資拉動力強。全市建安投資增長19.8%,高于全市投資水平9.3個百分點,對全市投資的貢獻率達120.5%。
二是工業投資快速增長。全市工業投資同比增長24.2%,占全部固定資產投資的比重達56.9%,對全市投資的貢獻率達117.2%。其中,先進制造業投資增長15.2%,高技術產業投資增長19.6%。
三是民間投資活力增強。全市民間投資增長17.2%,扣除房地產開發投資后的民間投資增長26.2%。
掃一掃在手機上查看當前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