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鎮(街道)文體服務中心(社會事務辦)、有關單位:
根據《泉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閩南文化生態保護區泉州市行動方案(2021—2025年)的通知》(泉政辦〔2021〕9號)等文件要求,為進一步建設規范化、專業化的傳習機構,建立民間傳承、專業傳承相結合的傳承體系,經研究,擬開展2024年非物質文化遺產傳習所示范點提升工作,現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申報范圍
第一批至第三批泉州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習所(詳見附件1)
二、申報項目
5個晉江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傳習所示范點
三、申報要求
1.申報項目按照晉江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傳習所示范點基本標準(試行)(附件2)進行提升;
2.申報時間截至2024年9月27日,相關鎮(街道)、單位填報申請材料(附件3),加蓋公章報送至市文體旅局公共文化和藝術科,電子版發至郵箱2356261904@qq.com;
3.根據申報情況,審核申報材料并結合現場察看,確定補助建設對象;
4.申報項目必須是2024年11月30日前能完成的項目。
四、組織驗收
1.示范點項目建設完成后由市文體旅局會同相關鎮(街道)組織驗收;
2.各鎮(街道)在補助項目提升完成后,應及時申請項目補助經費,申請時應附以下材料:
(1)示范點補助申請表(附件4);
(2)示范點支出涉及票據(加蓋公章)、合同、驗收單等;
(3)示范點全景圖片(彩色)及相關活動照片;
3.審核項目申請材料,現場抽查,下撥補助經費。
五、經費與補助標準
各單位申報后將根據項目完成情況進行補助,每個示范點最高補助3萬元。
六、其他要求
1.各單位要保證按時按質完成傳習所提升任務。各鎮(街道)要加強督促檢查,指導傳習所嚴格按照建設標準完成年度工作任務;
2.項目完成后,要加強日常管理,保證傳習所正常開展傳習活動。
附件:1.第一批至第三批泉州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習所
名單(晉江)
2.晉江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傳習所示范點基本標準(試行)
3.2024年晉江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傳習所示范點申請表
4.2024年晉江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傳習所示范點補助申請表
晉江市文化體育和旅游局
2024年9月24日
(聯系人:吳麗佳 李藝清 聯系電話:85616256)
附件1
第一批至第三批泉州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習所名單(晉江) |
|||||
序號 |
傳習所名稱 |
傳習所地址 |
代表性傳承人 |
責任單位 |
批次 |
1 |
泉州市晉江布袋木偶戲傳習所 |
福建省晉江市世紀大道戲劇中心 |
顏灑容、李勝奕、蔡美娜 |
晉江市掌中木偶劇團 |
第一批 |
2 |
泉州市水密隔艙福船制作技藝傳習所 |
晉江市金井鎮晉江職業中專學校 |
楊良盾、蘇仁疊、陳著純 |
晉江職業中專學校 |
第一批 |
3 |
泉州市安海嗦啰嗹習俗傳習所 |
晉江市安海鎮興安北路1號 |
顏昌瑞 |
晉江市安海職業中專學校 |
第一批 |
4 |
泉州市高甲戲(柯派)傳習所 |
福建省晉江市世紀大道戲劇中心 |
曾文杰、姚道成、陳凌香、盧文雄 |
晉江市高甲戲劇團 |
第一批 |
5 |
泉州市靈源萬應茶傳習所 |
泉州晉江市經濟開發區長安路17號 |
吳國卿 |
泉州市靈源藥業有限公司 |
第一批 |
6 |
泉州市閩臺東石燈俗傳習所 |
晉江市東石鎮第四社區嘉應廟 |
蔡尤資 |
晉江東石鎮文體服務中心 |
第一批 |
7 |
泉州南音傳習所 |
晉江五店市傳統街區狀元街8號 來儀堂 |
郭玲玲、陳麗娟、陳奎珍 |
晉江市南音藝術團 |
第二批 |
8 |
泉州市水密隔艙福船制作技藝傳習所 |
晉江市深滬鎮金嶼村北環路483號 |
楊良盾、蘇仁疊、陳著純 |
晉江市深滬金泉造船廠 |
第二批 |
序號 |
傳習所名稱 |
傳習所地址 |
代表性傳承人 |
責任單位 |
批次 |
9 |
泉州市燈謎(晉江)傳習所 |
泉州市晉江市安海鎮新街59號 |
陳盛強 |
晉江市安海鎮養正中心小學 |
第三批 |
10 |
泉州南音傳習所 |
泉州市晉江市東石鎮跑馬路12號 |
蔡長榮、蔡龍眼、蔡家樂 |
晉江市東石鎮仁和南音傳習所 |
第三批 |
11 |
泉州市磁灶陶器燒制技藝傳習所 |
泉州市晉江市磁灶鎮嶺畔村活動中心二樓 |
吳松森 |
磁灶窯陶器燒制技藝傳承基地 |
第三批 |
12 |
泉州小吃制作技藝(龍湖肉粕)傳習所 |
泉州市晉江市龍湖鎮陳店村龍英路2186號 |
施德煥 |
福建省泉州美瓊食品有限公司 |
第三批 |
13 |
泉州市五祖拳傳習所 |
泉州市晉江市陳埭鎮雙溝村雙溝街西一棟114室 |
柯錦祥 |
晉江市武術協會鵬峰南少林五祖拳分會 |
第三批 |
14 |
泉州市木雕(潘山廟宇木雕)傳習所 |
泉州市晉江市東石鎮潘山村東區108號 |
鄭銀聘、鄭鮑淑、鄭挺進 |
晉江市藝達木雕美術有限公司 |
第三批 |
15 |
泉州市燈謎(晉江)傳習所 |
泉州市晉江市安海中學 |
伍耿懷 |
晉江市安海中學 |
第三批 |
16 |
泉州刣獅(晉江獅陣)傳習所 |
泉州市晉江市安海鎮下山后村一里127號 |
陳垂統 |
晉江市安海鎮下山后舞獅協會 |
第三批 |
17 |
泉州市安海廬山國佛雕技藝傳習所 |
泉州市晉江市安海鎮清機路543號 |
邱加田 |
泉州邱氏山國木雕工藝品有限公司 |
第三批 |
附件2
晉江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傳習所示范點基本標準
(試行)
晉江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傳習所建設要按照“十個一”要求規范推進建設:布置一個展廳、建設一個傳承工作室、培養一批傳承人、形成一套規范制度、開展一批進校園進景區活動、開展一批調查研究和研學活動、講好一個項目故事、制定一個年度計劃、做好一個規范檔案、研發一批文創產品。
一、陣地建設
非遺傳習所必須有固定陣地,具備一廳(展覽廳)一室(傳習工作室),傳習所應在醒目處張掛級非遺代表性項目傳習所固定匾牌。
1.一廳
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展覽廳。通過實物、圖片、文字、多媒體等多種形式充分展示該項目的簡要情況、歷史淵源、技藝特點及主要特征、重要價值、存續狀況、傳承譜系、傳承展示活動開展情況等。
2.一室
傳習所面積不少于60平方米。配備適當的傳習桌椅、傳承器具、傳習教材,環境布置大方得體,能正常開展非遺技藝傳承展示教學傳承活動。
二、制度建設
1.每個傳習所結合實際建立《非遺傳習所管理制度》,形成完善的管理體系。
2.非遺傳承研學列入傳習所年度工作計劃。
3.建立非遺傳承活動檔案,各類傳承研學活動開展的方案、圖片、視頻、總結等資料要規范齊全歸檔。
三、隊伍建設
1. 每個傳習所需配備兩名以上非遺代表性傳承人(傳習所至少一名),具體負責非遺傳習所日常管理。
2.非遺代表性傳承人應積極創造條件在傳習所開展非遺代表性項目傳承活動,每個傳習所每年開展研學傳承活動6期以上。
3.每年積極組織或參與各級各類非遺展演展示研習交流活動2次以上;積極開展“非遺+景區”、“非遺+校園”等傳承活動。
4.積極配合主管部門開展非遺項目調查、記錄和研究。
5.積極參與各類展覽、展示、研討、交流等活動。
6.積極開展非遺傳承人培養工作,每位傳承人至少要帶一名以上的徒弟。
7.積極通過各種媒體開展本項目及傳承、研學等活動的宣傳工作。
8.積極開展非遺助力鄉村振興工作。
9.積極開展非遺文創產品的開發和利用。
10.接受主管部門的指導和管理,提交傳承情況報告。
11.傳承保護單位積極爭取資金支持傳習所建設。
附件3
2024年晉江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傳習所示范點申請表
申請單位(公章):
單位名稱 |
法人類型 |
1企業法人1社會團體法人 1事業單位法人1其他 |
|||||||||
成立時間 |
法人代表 |
||||||||||
傳承項目名稱 |
項目級別 |
||||||||||
聯系人 |
職 務 |
||||||||||
聯系電話 |
電子郵箱 |
||||||||||
通訊地址 |
郵編 |
||||||||||
傳習所陣地 現狀 |
(請附彩色圖片、本格大小) |
||||||||||
隊伍建設 現狀 |
數量 |
代表性傳承人 |
重要傳習 對象 |
||||||||
主要成員 |
姓名 |
性別 |
年齡 |
傳承人級別 |
聯系電話 |
||||||
擬提升內容 (在1內“ü”,可多選) |
1布置一個展廳 1建設一個傳承工作室 1培養一批傳承人 1形成一套規范制度 1開展一批進校園進景區活動 1開展一批調查研究和研學活動 1講好一個項目故事 1制定一個年度計劃 1做好一個規范檔案 1研發一批文創產品 |
||||||||||
鎮(街道)文體服務中心(社會事務辦)意見: 簽章: (公章) 年 月 日 |
鎮(街道)意見: 簽章: (公章) 年 月 日 |
||||||||||
市文化體育和旅游局意見: 簽章: (公章) 年 月 日 |
|||||||||||
附件4
2024年晉江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傳習所示范點補助申請表
申請單位(公章):
聯系人 |
聯系電話 |
||||||||||
補助項目 |
申請補助材料是否齊全 |
||||||||||
是否驗收合格 |
建設總投資 |
申請補助金額 |
|||||||||
傳習所陣地 提升情況 |
(請附彩色圖片、本格大小) |
||||||||||
隊伍建設 情況 |
(請附開展活動的彩色圖片、本格大小) |
||||||||||
鎮(街道)文體服務中心(社會事務辦)意見: 簽章: (公章) 年 月 日 |
鎮(街道)意見: 簽章: (公章) 年 月 日 |
||||||||||
市文化體育和旅游局意見: 簽章: (公章) 年 月 日 |
|||||||||||
掃一掃在手機上查看當前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