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指導思想
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推行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和教育督導體制機制改革,完善對鎮(街道)教育工作督導評估(簡稱“對鎮督導”)制度,推動鎮(街道)人民政府(辦事處)和鎮(街道)黨政主要領導干部重視教育優先發展,依法履行教育職責,積極服務本區域教育改革發展。
二、督導對象
“對鎮督導”對象為鎮(街道)人民政府(辦事處)和鎮(街道)黨政主要領導干部,主要督導鎮(街道)人民政府(辦事處)履行教育職責和鎮(街道)黨政主要領導干部抓教育工作情況。
三、督導重點
(一)主體責任。落實優先發展教育責任,黨政會議定期研究本區域年度教育工作。教育發展規劃和教育工作年度計劃目標明確,措施有力,促進區域內教育可持續發展。建立黨政領導掛鉤聯系學校制度,協助解決區域內學校辦學困難和群眾反映的教育熱點難點問題。
(二)籌措經費。鎮(街道)投入教育事業資金與本區域經濟發展水平以及政府財政收入相適應,鎮(街道)自有資金、財政體制資金分成按規定比例投入教育,及時核撥。積極鼓勵發動社會組織和個人捐資助學,組織開展獎教助學活動,營造尊師重教社會氛圍。
(三)組織入學。組織區域內義務教育適齡兒童少年按時入學,全面掌握適齡兒童少年入學狀況。建立控輟保學有效工作機制,主動聯系協調相關部門,及時動員輟學兒童少年返校復學,推進控輟保學從動態清零轉向常態轉零。
(四)促進均衡。制定義務教育招生工作意見,認真落實“有效證件、劃片招生、就近入學”政策,服務區調整符合政策要求。以公辦學校為主解決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入學。做好殘疾兒童篩查、鑒定和組織入學、送教上門工作,提高殘疾兒童安置率。協助改善區域內學校辦學條件,支持薄弱學校改造提升,縮小區域內義務教育校際差距,推動義務教育從基本均衡向優質均衡邁進,保障義務教育階段學校資源配置綜合達標率不斷提高。
(五)普及普惠。建立完善學前教育服務網絡,加強區域內公辦幼兒園建設和民辦幼兒園監管,規范辦園行為,推動提高學前教育普及普惠水平。
(六)統籌協調。主動配合市政府及其相關部門協調解決區域內學校新建、擴建的土地征用和相關手續辦理等工作;積極籌措教育經費,按進度完成區域內學校項目建設。
(七)社區教育。大力發展社區教育,健全社區教育網絡,統籌各種教育文化資源,廣泛組織開展終身教育活動,努力打造社區教育品牌。
(八)安全穩定。建立健全確保學校師生安全的應急預案及各項規章制度。切實落實校園及周邊安全、衛生、環境和文化市場的綜合治理,維護學校正常教育教學秩序,保障學生和教師合法權益。強化區域內無證辦園點和校外培訓機構監管和整治,提升整治工作實效。
四、組織實施
每年開展一次“對鎮督導”。督導工作由晉江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導委員會負責,晉江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導室具體實施。
(一)鎮(街道)自評。鎮(街道)根據《晉江市對鎮(街道)教育工作督導考核計分辦法》工作要求,組織開展年度自查自評工作,并將年度自評報告、自評表及證明材料報送晉江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導室。
(二)市(縣)級督導評估。晉江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導室聯合相關部門,按照有關要求,精心安排、組織實施“對鎮督導”工作,對督導中發現的問題,以問題清單方式及時反饋,督促制定整改方案,跟蹤整改落實情況,并將督導結果報送市相關部門及泉州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導室。
五、工作原則
(一)遵循“依法依規、突出重點、客觀公正、注重實效”的原則。堅持監督與評價相結合、指導與推動相結合。既督導最終結果,也考核努力程度及進步發展;既注重典型推廣與激勵表彰,也強化問題整改與約談問責,不斷提高督導評估的科學性、專業性和導向性。
(二)力戒形式主義、官僚主義,防止層層加碼、避免簡單看材料、看臺賬、看痕跡。注重運用現代信息技術手段,不搞“盒子工程”,減輕基層負擔,提高工作實效。
六、結果應用
“對鎮督導”結果納入晉江市委、晉江市人民政府對鎮(街道)年度績效考評內容,并作為考核、獎懲、任免被督導單位及其主要負責人的重要依據。
本方案由晉江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導室負責解釋。
附件:晉江市對鎮(街道)教育工作督導評估標準及計分辦法
掃一掃在手機上查看當前頁面